
今年被抓的網紅,都犯了什麼事?
雖然目前尚未清楚沫沫犯了什麼事,但可以肯定的是,網路主播這份職業能獲得高收入的同時,也伴隨著同樣高的風險。
今年以來,被抓坐牢的主播就不在少數。
其中,最典型的入獄原因就是賣假貨,今年第一個典型案例是汪某造假案。
汪某是在某短視頻平台擁有超過300萬粉絲的網紅主播,其直播間以售賣服裝為主。
2023年1月開始,汪某在直播間出售定價1.65萬元/條的克羅心項鏈,但其實是由汪某找人仿製的假貨。

在短短一個多月里,汪某就賣出41條項鏈,銷售金額共計67.65萬元,非法獲利8萬元。
後來一名顧客將買到的項鏈送去檢驗,發現是假貨后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
今年1月24日,此案被正式提起公訴。
經法院審理,在這起假冒註冊商標案中,包括汪某在內的五名售假、制假人員依法受到懲處,分別被判處三年有期徒刑,緩刑三年三個月至三年九個月不等。
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那麼多大主播都「賣假貨」,卻沒有受到懲處呢?
首先,大部分主播所謂的假貨,大多是質量問題,而非嚴格意義上的「假貨」。
比如今年315曝光的東方甄選、小楊哥賣的梅菜扣肉,屬於生產過程不合規,不涉及刑事責任。
其次,大部分主播本身沒有參與「造假」,大多是選品不到位,讓劣質產品進入了直播間。
本質上帶貨主播相當於是零售商,貨品有問題負主要責任的是生產商,主播只要做好售後,賠付消費者,一般都能照常帶貨。
更重要的是,涉及刑事責任的事件往往都造成了嚴重的後果,且獲利巨大。
比如10元成本價的東西,賣20塊和賣1萬塊的處罰必然不同;同樣的一類食品,吃了沒事和吃了中毒的處罰也必然不同。
所以只要後果不嚴重,其受到的處罰也不會太重。
除了賣假貨,還有一個常見的犯案事由是詐騙。
比如主播涼山孟陽靠著窮苦又堅強的人設,一度吸粉380多萬,並開始積極帶貨「大涼山原生態農產品」。
但經過調查,警方發現其背後的公司從2021年就開始擺拍貧困悲慘身世的短視頻,以此打造虛假人設,靠「賣苦情」帶貨。
據當地村支書表示,涼山孟陽的父母很健康,家裡有一百多隻羊,五六匹馬,牛豬雞也不缺。
視頻中的破舊小屋也並不是孟陽的家,而是村裡一處早已廢棄的農舍。
今年3月,法院對該案一審宣判,共有8人因虛假廣告罪被判刑。「涼山孟陽」「趙靈兒」「曲布」等15個網紅賬號被永久關閉。
涼山孟陽也因此被判刑11個月,處罰金8萬元。
此外,直播謾罵他人、擾亂社會風氣也會遭受法律懲處。
比如網紅張美麗因在直播中辱罵自己母親,而在網路上快速走紅。
後來她愈加猖狂,開始理直氣壯地吃「霸王餐」,還乘坐交通工具不給錢,頻繁以打廣告為名,強拿硬要。
最終,張美麗因嚴重違背社會公序良俗、擾亂公共秩序,社會影響極為惡劣,被判定構成犯罪。7名參與雇傭張美麗進行低俗直播相關人員也被依法行政處罰。
所以,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
以不合法的方式獲取流量與金錢,自然會遭到其反噬。
作者 | 風清
盧文慶 辛巴 汪某 沫沫 孟陽 發佈於:廣東省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布平台,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閱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