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種,修那些「讓你反復跌倒的坑」。
很多人終其一生都在重復的模式里吃同樣的苦,卻苦於找不到緣由,而白白吃苦。
曾經,德芬空間有個學員說,父母失婚後,她最討厭母親和她說「你跟你爸簡直一模一樣」。
這句話就像她的情緒爆炸按鈕,每次聽到,她都會跟母親大吵一架。
以前,她只知道用憤怒、用怒吼來表達對母親的反抗,但從未去探尋過:我為何如此反感這句話?
是不是所有孩子聽見母親這麼說,都會這樣?
直到後來,她在家庭系統排列的課程里認知到:對抗,也是另一種對父母的忠誠。
5/14

原本,她以為自己一直很恨父親從小拋棄了她,讓她一人獨自面對喜怒無常的母親。
但直到那一刻,她才明白,她在用反叛渴望父親的愛。
後來,她遵從自己的內心去找了父親,表達多年來對他的思念和怨恨。
那一刻,她突然就感覺心裡某塊石頭落地了。
從此,母親的話也再不會激起她強烈的情緒反應了。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自己天生攜帶和後天養成的各種「內在模式」,這些看不見的模式隱藏在我們的潛意識里,在某個特定的時候以某種特定的方式出現。
比如,你可能會因為同一句話,被惹怒無數次;你的親密關系,可能總因為不會溝通而破裂;你在感情里,總是會遇到出軌男......當這些卡住你、讓你反復受傷痛苦的「情節」出現的時候,你可以先不要自怨自艾,而是停下來,去回觀這些頻頻出現在你生命里的問題。
或許,這正是你需要修行的一個個功課。
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