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對不起,我錯了…」
和孩子認錯,並不丟人,反而是那些拿得起放得下,知道自己方式不對后又能果斷說出「對不起」的家長,往往更能絕處逢生,懂得如何去把孩子教育好
蘭媽就認識一個事業女強人,一年360天,可以說,你見到她的時候永遠都是在低頭工作
出色的工作能力,也被稱為公司骨幹,很多重要的合作項目,幾乎都是非她莫屬
本以為如此有能力的女強人,家庭和事業都應該是雙豐收,對於孩子的教育也自然是手到擒來般的簡單了
可事實上,在外面再怎麼厲害的人物,回到家在孩子面前照樣是一位普通媽媽,也照樣逃脫不了被孩子忤逆、叛逆的不知所措
女強人媽媽也不例外
記得她女兒厭學不願意讀書那年,為了將就孩子繼續讀書,她甚至提出要求:「你要怎樣才能回學校學習」,女兒回答說:「除非你全職在家陪我」
於是,媽媽向公司告了假,把手頭上的重要工作也都統統安排了出去
那段時間,她對女兒幾乎是百依百順,就是為了實現對女兒的承諾
可結果呢,用了兩年時間仍然是無的放矢,在滿足所有要求的同時,一旦有一樣要求沒有滿足,那孩子就會立馬指責說「你根本就不愛我」

比如,女兒說一聲想吃松鼠魚,媽媽說中午放學就去酒店吃,女兒聽后就立馬質問「你看看,連條魚都捨不得給我做,你就是不愛我」
媽媽解釋說:「可是我不會做呀」,女兒給出的回答是:「不會做,可以學啊,要不然怎麼證明你愛我」
於是,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媽媽苦練廚藝,終於有一天松鼠魚立起來了,再把松子放上之後激動得尖叫一聲
結果,女兒聽到后看了一眼,然後說了一句「真無聊」
那時候,媽媽只覺得自己已經做得足夠多了,為什麼女兒還是無法完全接受她
直到參加一次心理講座,她跟老師講完那段時間的經歷后,老師分析說:
「孩子要吃的根本不是松鼠魚,而是透過松鼠魚去試探你愛不愛她,也並不是你做得越多,就代表你有多愛自己的小孩,就像曾經孩子想吃你做的飯菜時,你扔給孩子一百塊錢讓她自己去點外賣,那段被拒絕、被忽略的傷害,又豈是後來幾條魚就可以輕易釋懷的呢」
「所以,你欠孩子的,不是做幾條魚的彌補,而是對過去缺失陪伴、忽略孩子的一句:對不起」
果然,媽媽徹底釋懷后,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跟女兒說對不起,女兒聽后也感動得紅了眼眶,並解釋說:「不是故意嫌棄你做的魚,而是希望媽媽多做幾條魚,那樣就可以留在家裡多陪陪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