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業到凌晨5點還沒睡覺的女兒,讓我明白:每個孩子都需要靈氣

03
學習上別比較
相信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
學習成績重要,但不是唯一,成績也從來不是批判孩子好壞的唯一標準
特別是學習這件事,如果孩子一開始就把它當成一件痛苦的事情,那學習就無法發揮出更好的效果
有個朋友,她的兩個女兒,完全是不同的性格
大女兒貪玩又固執,在學習上經常把人氣得抓耳撓腮,朋友更是被學校老師喊去上課的常客
小女兒嘴甜又愛親近人,在學習這件事情上,從來沒有因為作業多而心生埋怨,也自然成了學習上不需要操心太多的省心主兒
特別是讀一年級的頭半年,考一百分,連獲6張滿分之星獎狀,這件事被大女兒知道后心中不滿,不是拿尖銳東西去劃破掛在牆上獎狀保護層,就是直接在拿到獎狀的一瞬間就生氣地撕爛
事後,老大還理直氣壯地指責老二說:「她就是太裝了」
而作為母親的朋友,知道這些事情后,對她大女兒就有些不抱希望
臨近期末考試了,她也侃侃而談說:「算了吧,只要老大成績不像以前只考三、四十分,我就謝天謝地了,就她這個樣子,我也不敢有太大的期望呀,動不動就記恨人,動不動還不想付出、就想得到最好的,我也是徹底沒招了」

7/12
寫作業到凌晨5點還沒睡覺的女兒,讓我明白:每個孩子都需要靈氣

聽完這些話,我的第一想法也是「這樣可不行」,但孩子不服管教、還見不得親妹妹好的思想極端,真的就沒有辦法改變了嗎
有,方法絕對不是如朋友這樣看透的放棄
我們要做的就是不同孩子不同判斷,特別是那些家裡面有兩個孩子以上的家庭,在對比環境下通常會有個一二三的區別之分
這就是導致教育失衡的根本原因
正如朋友的情況那樣,家裡面的妹妹太優秀了,次次拿一百分,這就無形中給姐姐增加了壓力,姐姐也會認為「爸爸媽媽會因為成績不好而不愛我了」
所以,學習就是一個不斷成長、和接受的過程,孩子需要不斷長大,家長還需要不斷接受孩子身上的所有缺點和不足
特別是當孩子失敗、失落、或者難受的時候,能站在他們身後陪伴鼓勵,讓孩子覺得他們自己沒有那麼孤單,一切才會朝好的方向慢慢發展
正如,你今天發現了孩子昨天鞋帶系得好,那孩子感受到進步之後,今天就會比昨天更認真,也會讓明天的效率提升得越好

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