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真正優秀的孩子,都是很「挑」父母的

01
懂禮貌的孩子
「挑」的就是父母的嘴巴
什麼樣的孩子,就有什麼樣的父母
同樣的道理,什麼樣的父母也會教出什麼樣的孩子,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也直接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聽過這樣一個真實的例子:
有一個媽媽,仗著家裡有錢有勢經常對人出言不遜,也因為嘴巴惡毒、行事極端的原因,幾乎把小區里的人都得罪完了
比較典型的例子,該媽媽某次帶兒子去小區遊樂場玩兒,她先是隨便亂停車,然後就把兒子丟在一邊玩兒,她自己則是去和姐妹們打麻將了
男孩呢,平時在家裡就霸道習慣了,在玩的時候也總是喜歡搶掠、大放厥詞,大家見男孩不好惹都紛紛遠離,留他一個人在那裡玩
沒想到,恰恰是那個時候發生了意外,男孩一個不小心直接從滑梯摔下去,額頭不斷有鮮血流出,幸好被一個剛準備上班的美女護士看到了,她先是小心翼翼地抱起男孩,然後又四處喊人求助,並召集小區里的人相互轉告,看看能不能找到男孩的家長
可由於男孩失血過多,精神狀態也越來越差,女護士不得不抓緊時間驅車送孩子去醫院,但抱著孩子走到自己車前一看,才發現車被另一輛車堵著了,她趕緊打電話催促車主挪車
然而,誰也沒想到,電話那邊的車主正好就是受傷男孩的媽媽
那個時候媽媽正在打麻將,大概也是被打擾的原因吧,她根本就不接電話,好不容易接了一個電話也是直接破口大罵
直到媽媽在朋友的提醒下,看到業主群里正在尋找受傷男孩家長的消息,她才急匆匆地趕去現場
而看到救治兒子的女護士第一反應呢,媽媽非但沒有感激,反而指責她為什麼不早點送孩子去醫院,都已經流了那麼多血
即便女護士表示「車被堵著,出不去」,媽媽也不依不饒,甚至還放話說「如果我兒子有個三長兩短,我絕對不會放過你」的話
聽完這個例子,我突然明白了為什麼現在路上遇到老人、和孩子受傷不敢扶的話題:扶得好是做好事,如果扶得不好,那可是要承擔相關責任的
再用這個例子去看待孩子的成長,蘭媽也總結了一個觀點,那就是:一個懂禮貌的孩子,所「挑」的就是當家長講出話的那張嘴巴
記得開家長會的時候,老師就跟台下的家長提醒說:
「我們學校的每一個老師,都是有著嚴格的教師素養,從進入校園那一刻就格外注重自己的形象,從來不會從我們的嘴巴里說出什麼髒話,那有些孩子為什麼就是髒話連篇,對老師和同學也是滿口污穢之語呢,這裡面肯定不是我們老師的原因,大部分的情況都是家長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有意無意地講髒話,然後說了一些不好聽的話讓孩子學去了」
看吧,這就是孩子的成長需求,我們希望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品行的人,那家長就需要朝著這方面去改
如果家長平時講話的方式總是粗魯野蠻,那孩子也會在不經意間就學會了這種講話方式,他們身上所反映的也往往是家長們在家裡的真實樣子
就像那些經常抱怨孩子不懂禮貌、沒有出息、總喜歡發脾氣頂嘴之類的問題,其實根本原因並不是孩子身上的缺點有多麼糟糕,而是家長自始至終都沒有意識到,孩子是一步步「複製」家長而成長的
想要在孩子的問題和缺點上及時止損,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父母要管住自己的嘴巴
你想讓孩子做一個懂禮貌的好孩子,那平時就要當孩子的面多說「謝謝」、「不客氣」,包括「可以請你…」之類的禮貌話語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