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蹭孩子的3個難管特徵,如果你家娃有這些表現,打罵就是無用功

TA說:
一直秉持一個理念:活兒就那麼多,你操心的多,乾的多,孩子自己獨立思考,獨立做事機會就少,思考的少,做事少,孩子就越依賴你,越不能自立,放手讓他自己承擔,你給他兜底,你不累,他也能得到鍛煉,但是對家長能力要求更高
是呀,真正的教育就該如此,讓孩子從小做他們該做的活兒,特別是學習方面的獨立意識將直接決定他們看待學習的態度
有這樣一個家庭教育典型
一個單親媽媽帶著學渣女兒,嫁給了教育出兩個學霸兒子的單親爸爸
剛開始的時候,學渣女兒看到家裡有兩個學霸充滿敵意,更是經常把「你們都討厭我,不愛我了」掛嘴邊,生活中更是一言不合就對媽媽各種發吼
記得有一次春節,媽媽忙不過來,喊她幫忙包餃子
女兒一聽,氣勢洶洶地朝餃子皮發難,嘴裡還惡狠狠地指責說:「憑什麼就喊我一個人幹活,家裡不是還有兩個孩子嘛」
而學霸爸爸聽到這番話后,直接站出來說:「媽媽喊你包餃子,是因為你是女孩,男孩和女孩分工是不一樣的,你看,平時我們出去玩,是不是拎東西的重活兒我都是喊哥哥和弟弟,因為你是女孩,手巧心細一些,所以像包餃子這樣精細活就得需要你這樣的能將出場了,這就叫做各有所長、各有分工」
也就是從那以後,女孩再也沒有當著學霸爸爸的面抱怨、發脾氣了
看吧,孩子要麼不管,要管就要管到讓孩子心服口服,我們反駁孩子的時候也是要一語擊中孩子理虧的地方
孩子學習也是一樣
不想累死累活培養的結果是孩子拖拉、磨蹭、叛逆,那從一開始就要懂得分工協作
比如,我們只負責給孩子做好一日三餐,至於孩子吃不吃、或者吃多少,那就是孩子自己的事兒,孩子肚子餓了自然就知道要吃飯
又或者,我們只負責提醒孩子該睡覺、該遲到了,至於孩子聽不聽也是他們自己的事,當孩子經歷了幾次遲到后,他們自然知道了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兒
這就是分工協作里的責任心培養,也是孩子學習成長里最不能缺少的認知精神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