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怎樣回答比較好?
我們可以理解爸爸對父母的感情,也可以理解媽媽對爸爸回答的不滿。
當遇到這種場景時,我們可以這樣回答孩子。
①先認可孩子的感受,別急著反駁
當孩子問:「憑什麼姥姥帶我長大,卻讓我多孝順奶奶?」
我們最忌諱的就是直接反駁:「你怎麼能這麼說?」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先理解孩子的感受:
「你這麼想,媽媽可以理解,畢竟姥姥對你特別好。
」
「你覺得姥姥辛苦了一輩子,你想回報她,對吧?」
當孩子感覺到自己的想法被尊重了,他才會願意繼續聽你說話。
②引導孩子理解孝順的本質
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孝順是感恩,而不是『誰年紀大就該孝順誰』。
」
「姥姥帶大你,所以你當然要感恩姥姥。
」
「但奶奶是爸爸的媽媽,她對爸爸有養育之恩,作為爸爸的孩子,我們對她多一點關心,也是應該的。
」③讓孩子知道,他有選擇權
很多時候,孩子反感「孝順」是因為感覺自己被強迫。
所以,我們要讓他知道:「孝順不是必須做給別人看的,而是發自內心的。
」
我們可以這樣告訴孩子:
「你可以選擇更愛姥姥,因為她對你付出更多,這是你的權利。
」
「但奶奶也是家人,我們可以力所能及地關心她,哪怕只是打個電話、問候一下,也是孝順。
」
④以身作則,給孩子做榜樣
孩子的孝順觀念,更多是受家長影響的。
如果我們在家裡表現出公平的態度,比如:
不會刻意貶低奶奶,也不會無視姥姥的付出。
讓孩子看到,孝順應該是一種回報,而不是被逼迫的責任。
這樣,孩子才能形成更健康的價值觀,知道「孝順是感恩,而不是盲目的服從」。
「憑什麼姥姥把我帶大,卻讓我多孝順奶奶?」若聽到這句話,你會怎麼回答呢?
【圖片來自網路,侵立刪】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