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③家庭矛盾加劇,孩子成了「夾心餅乾」
「混合撫養」雖然有好的一面,可是也容易帶來矛盾。
你想啊,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本來就有代溝,孩子的教育問題肯定會成為爭議的焦點。
就像圓圓爺爺奶奶覺得,「孩子還小,你不喂他他根本不吃飯」,而小莉卻覺得,孩子餓了自然會吃,不需要喂。
再加上,小莉還覺得爺爺奶奶寵孩子太過,而爺爺奶奶又覺得她太嚴格。
這樣的矛盾,不但會讓大人心情不好,孩子也會因此受到影響。
看到大人吵架,孩子心裡會很不舒服,甚至影響到情緒和心理健康。
二:父母該怎麼避免這些問題?
混合撫養,我們該怎麼 避免以上出現的問題呢?
①父母要當「主心骨」
雖然爺爺奶奶的幫助很重要,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責任人,教育的主心骨,不能因為輕鬆一下就把主導權交給長輩。
父母要始終堅持自己育兒的理念,別讓長輩的「好意」干擾到孩子的成長。
比如說,你覺得孩子應該自己吃飯,就應該堅持孩子自己動手,而不是讓爺爺奶奶喂。
你可以跟長輩商量:「我們希望孩子自己做事,這樣能更獨立,大家一起來幫助他成長。
」
②與長輩溝通,設立育兒「邊界」
你可以主動和爺爺奶奶聊聊孩子的教育問題,溝通一下。
比如說:「孩子今天是用筷子吃飯的,雖然爺爺奶奶習慣給他喂飯,但我覺得他能自己做了。
」
這樣既尊重了長輩的幫助,也能讓孩子按照父母的要求成長。
別讓長輩完全控制孩子的生活,讓他們知道父母有自己的育兒方式。
③增強親子互動,別讓孩子覺得父母不重要
父母每天都要和孩子多花些時間,哪怕很忙,也要抽出時間陪陪孩子。
別讓孩子覺得,自己只能依靠爺爺奶奶。
每天晚上可以給孩子講個故事,或者陪孩子玩一會兒,逐漸恢復和孩子的親密關係。
別讓孩子對你產生距離感,只有和父母的感情穩固,孩子才會變得更獨立,心裡也會更有安全感。
你們家是「混合撫養」嗎?
【圖片來自網路,侵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