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兒生女」都一樣?30年後就知道不同了,1兒1女的父母沉默了

三:2個兒子
我表哥家有兩個兒子,每次去他家,我腦袋瓜子都嗡嗡的。

兩個男孩子不是在打架,就是在打架的路上。
他們上躥下跳,你追我趕,不是你打我一拳,就是我「崩」你一下。

表嫂經常嘆氣說:「養兩個兒子,壽命都要短十年。

兩個男孩子,精力旺盛,性格也更加外向活潑。
他們間的遊戲,更多帶有攻擊性,這很考驗父母的耐心和脾氣。

更重要的是,兩個兒子,父母壓力很大。

我表哥就常常開玩笑說:「這以後,幫老大買完房得幫老二買,幫老大娶完媳婦得幫老二娶,幫老大帶完孩子得幫老二帶。
我一想到這些,晚上都睡不著覺。

雖然是玩笑話,但現實也有些殘酷。
四:1兒1女
乍看之下,一兒一女的組合,似乎是最理想的家庭結構。

既有活潑的兒子,又有貼心的女兒,兒女雙全湊個「好」,美滿幸福。

的確,在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一兒一女的家庭,往往能享受最豐富多彩的親子時光。

爸爸可以帶兒子踢球、釣魚,媽媽可以和女兒逛街、追劇,家庭活動多種多樣。

孩子們也能從與異性兄弟姐妹的相處中,學習更全面的社交技能和性別認知。

可隨著時間推移,特別是30年後,一兒一女的家庭,可能會面臨更複雜的情況。

當父母年邁需要照顧時,一兒一女的家庭,往往爭議更多。

兒子會因為忙,想要女兒多照顧一些,畢竟,父母也是女兒的父母。

女兒雖然也心疼爸媽,但次數多了,心裡還是會有不滿:「你是兒子,你應該承擔更多,畢竟父母的東西全都給了你,我又沒有份。

而當父母手裡有一定財產時,若分配不均,兒子女兒也容易起衝突。

就像小區里一位大爺,他房子獲賠償時,兒子覺得,這錢都得給他,畢竟女兒都嫁出去了,還有她什麼份?
而女兒卻認為,同樣是父母的孩子,怎麼我就啥也沒有呢?

那以後爸媽有任何事,不要來找我。

而大爺和老伴也是為難,手心手背都是肉,一碗水沒端好,兩個孩子都埋怨。

所以說,一兒一女的家庭,雖然看似完美,但如何端平這碗水,卻需要很大的藝術和智慧。

不過,不管是生兒還是生女,也不管是生一個還是生兩個,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親情意識。

這樣,以後他們就都是體貼的好孩子。

你覺得生兒生女都一樣嗎?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