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 不要隨便沾染麻煩的事
天下本來無事,管的人多了,便成了事。
莫論人非,少管一些閑事,還生活一些清凈。
有人說,人生有四大多管閑事:扶爛泥,雕朽木,翻鹹魚,燙死豬。
爛泥躺得好好的你非要把人家扶上牆,朽木腐得好好的你非要把它雕成才,鹹魚躺得好好的你非要給人家翻一翻,死豬死得好好的你非拿開水燙人家。
每個人的生活不同,不要把自己的那套價值觀強加在別人身上,狄更斯說:
最好的禮貌是不多管閑事,分清自己與他人的界限,不是分內之事不管,他人私事非邀請不管。
鄭板橋在《贈君謀父子》中寫道:「多讀古書開眼界,少管閑事養精神。
」
世上多的是無關緊要的人和事,與其被瑣事擾得焦慮、煩憂、氣惱、悲愁,不如開闊眼界、修養身心。
不管閑事的人,沒有煩惱,心中總比別人更多一分智慧和自在。
03. 不過度共情,免得自尋煩惱
有人啊,總是樂於充當別人的「心靈垃圾桶」。
聽到朋友抱怨工作上的不順心,立馬跟著對方一起氣憤不已;
看到親戚因為家庭矛盾而苦惱,自己也跟著憂心忡忡,彷彿是自己家的事一樣。
總是被別人的情緒所感染,看到別人悲傷,自己也跟著難過;
看到別人憤怒,自己也跟著發火。
以為是自己的同情,卻不知這只是在為別人背負情緒的包袱;
最終讓自己陷入負面情緒的泥沼。
許多人總是被別人的負面情緒所牽制;
不僅自己的情緒變得消極,也影響了生活質量和心理健康。
很多時候,過度共情只會讓自己陷入別人的情緒困境,而無法真正幫助到對方。
所以,真正聰明的人懂得保護自己的情緒邊界。
對別人的遭遇表示同情,但不過度沉浸其中。
這樣既能保持自己情緒的穩定,又能在關鍵時刻給予對方理智的幫助。
福報就是能量,能量可以轉化為好運。
人要想好運連連,一定要守護好能量。
遇到這三種情況要遠離,避免被別人借運。
這就像毒蛇一樣,咬你一口,不是要你的命,但也讓你痛苦不堪。
而不懂得保護自己的人,他運氣總是被別人借走,最後弄得自己霉運連連。
所以,懂得拒絕,學會保護自己,這樣人生的小花園才會經營地越來越好,福報才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