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以為「生兒生女都一樣」,可到了40歲,才發現差別太大

三:老了以後,真正靠得住的,還是女兒
等到年紀大了,父母也老了,身體開始有病有痛的時候,生兒生女的差別,就變得格外明顯。

阿姨村裡有個趙嬸,年輕時含辛茹苦拉扯3個兒子長大,等她上了年紀,腿腳不靈便了,三個兒子就開始推諉。

大兒媳說家裡孩子小,沒空照顧;
二兒媳說工作忙沒時間;
三兒媳婦倒是來了,可也不是很耐煩,整天抱怨。

3個兒子更是忙,連面都沒露幾次。

趙嬸常常偷偷抹眼淚:「我這輩子為了三個兒子,累死累活,到頭來怎麼就沒人疼我呢?」
而村裡另外一個老人張姨,就比趙嬸幸運得多了。

張阿姨養了兩個女兒,生病住院,都是兩個女兒輪著伺候。
什麼事女兒都親力親為,細緻周到。

她出門逢人就誇女兒孝順。

張阿姨常說:「多虧我沒聽別人勸再生個兒子,生女兒一樣養老啊,這輩子可享福了!」
父母生病,兒子往往只能提供金錢上的幫助。

他們會說:「媽,錢不夠就告訴我。

可他們很難抽出時間來陪床、照顧,甚至連去醫院送飯都做不到。
而且,他們粗枝大葉的,也確實照顧不周。

有些兒子是真的忙,但有些,只是把照顧父母的責任推給了媳婦。

可兒媳婦到底不是女兒,願不願意照顧,得看她和公婆的關係。

而女兒卻不一樣。
父母生病了,女兒是第一個往醫院趕的人。

她會守在病床前,陪著父母聊天,幫她擦臉、喂飯,半夜了還會幫母親蓋好被子。

照顧父母這件事,女兒從來不會推給別人,她會自己扛起來,盡心儘力。

阿姨自己也說,她感冒在家躺了兩天,兒子雖然也打了電話問候幾句,只讓她去醫院看病,然後就沒有下文了。

倒是女兒聽說她生病,馬上回了家,陪著她去吊水,還給她煮粥熬湯,噓寒問暖。

阿姨心裡不禁感嘆:「年輕時候,聽人講生兒生女都一樣,怎麼自己到這個年紀,才明白差別這麼大呢?」
有時候細想起來,養兒子的難處確實不少,不光是小時候淘氣,長大了還得操心找媳婦、建房子,等兒子成了家,兒媳婦再不好相處,那日子就更難了。

養女兒的確實省心不少,女孩子細心體貼,雖然年輕時也累點兒,但長大后,陪伴父母的心總是要多一些。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有文中阿姨這樣的感受呢?

你覺得生兒生女都一樣嗎?
【圖片來自網路,侵立刪】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