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學們問起攤上這樣一個什麼都不會的媽媽累不累時,女兒也大大方方地表示:
「比起一個天天跟在身後催促嘮叨的事媽,我更喜歡我媽媽這樣什麼都不會,然後滿臉崇拜我、需要我的模樣,這樣的媽媽不會給我帶來壓力,也不會讓我覺得自己很差勁兒,特別是她需要我、邀請我做什麼事情時,會讓我覺得自己很能幹」
是呀,孩子需要的是能量,能幫助他們更好成長的自信能量
假如家長什麼都會了,那看到比自己弱小的孩子,就希望他們能夠變得更強大一些,隨後還會很容易產生「為你好」的強勢心態
因為希望孩子更好,所以才會腳跟腳地催著孩子、嘮叨著孩子
而這又恰恰是在否決孩子的能力,特別是孩子怎麼努力也得不到一句認可話時,他們的內心就會漸漸產生失衡
否定自己,質疑父母的愛,甚至以仇視、不公心理去看待周邊的人和事
所以,聰明父母在養育孩子方面,從來不會讓自己的能力蓋過孩子,更不會在孩子面前表現得太過強勢、與全能
平時對孩子撒撒嬌,再示示弱,孩子內心有力量、有信心了,自然做什麼事情都積極有動力
這是激勵孩子的一種方式,也是增加互動頻率、改善親子關係、提高孩子行動參與力的智慧

03
求愛模式
常把「愛你」、「想你」掛嘴邊
有人說,嘴甜媽媽語言是有力量的,媽媽嘴越甜,孩子越幸福,好聽的話不僅能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還能營造一個幸福又充滿溫暖的家
那有一個嘴甜的媽媽是種什麼感覺呢
認識一個朋友,她媽媽就是典型的「嘴甜」風格
小時候每次接她放學,都會第一時間衝上去抱住她
長大后每次見面更是把「愛你」、「喜歡你」掛在嘴邊
後來,朋友長大后,也習慣了這種告白方式
想媽媽了就說:「想你了」,媽媽哪怕跋山涉水也要趕來相見
遇到挫折與困難也是一樣,她從來不會當媽媽的面隱藏情緒,母女之間的感情也好得如閨中密友一樣
對此,有人曾問她:「你為什麼能和自己的媽媽相處得如姐妹那般感情好」
朋友的回答是:「因為我媽就像閨蜜一樣,天天對我說情話,一個整天把愛你、喜歡你、離不開你掛嘴邊的媽媽,誰能吼得起來,誰又忍心拒絕她的好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