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孩子的關係好不好,從平時閑聊中就可以看得出,別不信!

聽完這些話,我瞬間明白了撒嬌的意義
是呀,比起那些催孩子「快點」、命令孩子「做這個、做那個」的對話模式,對孩子撒嬌的邀請方式往往更讓人心甘情願地接受
不想和孩子因為一件小事就吵得不可開交,那從現在開始就學會做一個會撒嬌的家長吧
不論你是爺爺奶奶、還是爸爸媽媽,一句:「哎呀,我的寶貝太厲害了,這麼小就知道幫家裡幹活」,就會讓孩子立馬變得幹勁十足

3/11
你和孩子的關係好不好,從平時閑聊中就可以看得出,別不信!

02
示弱模式
常對孩子說「這個家沒你不行」
養育孩子一書中曾說過:
「每一個無能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全能家長,你在孩子面前表現得太能幹了,孩子做什麼都做得不對,做什麼也做得不好,那他們還有什麼動力和信心去做好事情呢」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得出,一個優秀的家長要學會在孩子面前示弱
認識的一個媽媽就是這樣
生活中,很多事情明明自己會做,她要假裝不會做,然後對孩子示弱、求助孩子的幫助
比如,做飯的時候明明知道要先放蒜末爆香,卻偏要問問女兒「寶貝,你知道什麼時候放蒜末嗎」
女兒若不會,就拿出手機查教程,然後和她一起研究怎麼把這頓飯做好
孩子貪玩兒、不願意寫作業的時候也是一樣,明明吼一頓就可以省去很多口舌,她卻偏偏對孩子示弱說:「媽媽是個文盲,以後走哪裡都得靠我的寶貝女兒了,買東西算賬需要她,遇到不會的東西還需要她上網查資料,未來要是有機會環遊世界,更需要這個小老師隨時為我翻譯」
每次一聽到這裡,女兒身上的幹勁兒更強了,學習的時候認真努力,就連生活中都格外關注這個媽媽

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