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說這4句話,說明他骨子裡很自卑,父母要多留意

三:「隨便,反正都一樣。

一個孩子嘴上說著「隨便」,心裡卻常常渴望被看見。

有一次帶女兒去買裙子,選來選去,我問她:「喜歡這個白色的還是粉色的?」
她悶悶地回一句:「隨便,都一樣。

後來再買玩具、吃飯,問她的喜好,她都是「隨便」。

孩子的「隨便」背後,藏著的是「我的想法並不重要,反正也沒人聽」。

長期以來,當孩子發現無論表達什麼想法,都不會被認真對待,久而久之,他會開始否定自己的想法,覺得自己不重要、不值得被聽見。

當他說「隨便」時,其實是放棄了表達內心需求的勇氣。

直到有一天她忽然委屈地哭了,說:「你每次都問我,可我說了你也不聽!你總買你喜歡的!」
我才突然意識到,每次雖然問她的意見,但選來選去,還是按照我自己的喜好買了。

從那以後,我開始認真詢問女兒:「你喜歡什麼?

媽媽想知道你的想法。

每當我尊重她的意見時,她的小臉上就重新有了笑容。

孩子的每一次「隨便」,都是在試探父母對自己的在乎程度。

多尊重一次孩子的選擇,他心裡的自卑就少一點。
四:「我本來就笨,學不會。

每個說自己「笨」的孩子,都曾努力過,但沒有被看見。

朋友家的東東,上小學三年級。

有次去朋友家做客,剛進門就聽到他在房間里哭:「我本來就笨,學不會,你們別管我了!」
原來剛剛朋友教他一道數學題,講了好幾遍,他還是沒懂,朋友忍不住大聲說:「你怎麼這麼笨,講幾遍了還不會!」
小東的臉瞬間漲紅了,聲音很小卻又很倔強:「我笨就笨吧,反正我學不會了。

孩子嘴上說自己「笨」,其實是為了保護自己脆弱的自尊心。

他不是真的承認自己笨,而是害怕付出了努力之後,結果依然是失敗。

他用自嘲和退縮,掩蓋難堪的情緒,想通過先否定自己,避免被別人否定時的難受。

那一刻,千萬別再批評了。

我們不妨溫柔一點,說:「這題確實有些難,你看,你是先休息一下再查找資料,還是需要媽媽現在就陪你再試一次呢?」
你的溫柔,孩子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他會慢慢發現:原來自己沒那麼笨。

其實,自卑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越來越安靜,越來越懂事,越來越不願說出口。

但只要我們及時看見,自卑就不會變成孩子一生的陰影。

因為父母的一句鼓勵、一個擁抱,就能驅散孩子心中的霧霾,讓他重新抬起頭,看到自己的力量。

我們陪伴孩子慢慢走,每一步都會有花開。

【圖片來自網路,侵立刪】
作者簡介:布穀媽媽,讀書、帶娃、寫作,點擊關注,育兒路上撿知識~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