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這位奶奶聰明在哪兒?
奶奶的聰明,在哪兒呢?
她沒有直接說「不許買」,也沒哄騙,而是轉了個彎:
把「買」變成「做」,把孩子的注意力從玩具本身引導到「動手一起做」的過程中去。
既保住了孩子的情緒,又守住了家長的底線。
這,就是經驗。
有時候,孩子不是非要某個玩具,他要的是關注,是成就感,是被認同的感覺。
奶奶那句話,既不冷漠,也不嬌慣,而是給了孩子一個選擇的機會。
孩子一感受到被尊重,他反而願意妥協。
我們小時候,哪有那麼多玩具?
破布做的娃娃,土裡刨出來的小車,不也是玩得不亦樂乎?
但現在的孩子呢,家裡一屋子的玩具,還動不動就哭著要新的。
不是他們不懂事,是我們太容易妥協了。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