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性格直接影響孩子的脾氣,這種性格的媽媽,孩子受益一生

四:3個簡單實用方法
我們不用一步到位變「佛系聖母」,但我們可以從這3件小事做起。

①3秒情緒暫停術
當我們想吼的時候,先閉嘴三秒。

不是忍,是給大腦一次「緩衝」機會。

哪怕只是深吸一口氣,或者轉身倒杯水,情緒也能降溫。

孩子越難搞,你越要慢動作。
慢一點,反而穩一點。

②情緒標籤練習
不吼,不等於壓抑。
情緒是要表達的,但換種方式說出來。

比如,「我現在有點煩,因為事情太多了」,而不是「你能不能別再惹我!」
當你學會給情緒貼標籤,孩子也會照著學。

他以後不再是「亂髮火」,而是會說:「我有點生氣,因為被同學說了。

這就是情緒表達的高級版本。
③每天10分鐘鬆弛時間
媽媽也是人,也需要充電。

所以,別把自己搞到燃盡狀態才去休息。

每天給自己10分鐘:聽音樂、發獃、滑手機、散步……什麼都行,但必須是屬於我們自己的放鬆。

我們越能照顧好自己,就越有能力照顧好孩子。

情緒穩定的媽媽,永遠不是「犧牲出來的」,而是「先安頓好自己」的。

媽媽不是不能有壞情緒,而是要有能力把情緒「好好用」。

孩子看著你學會穩定,就像看著你學會游泳一樣。

你越自在地浮在水面,他越不會怕沉。

媽媽穩一點,孩子順一點;你溫柔一點,他一生都會溫柔。

【圖片來自網路,侵立刪】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