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來看看孩子心中的「親人排名圖」
雖然每家情況不同,但很多孩子的「心中排序」真挺有規律的,咱們來打個趣兒總結一下:
★幼兒園階段:
幼兒園階段,孩子心中排序是:媽媽 > 奶奶/姥姥 > 爸爸 > 爺爺 > 其他人。
這個階段,誰照顧多誰就排前面,媽媽因為從出生就餵奶、哄覺,幾乎「天選第一」。
奶奶或姥姥帶得多的,也能「搶佔前排」;但爸爸嘛……往往只是「偶爾回家玩一玩」,所以排序自然靠後了。
★小學階段:
到了小學階段:媽媽 ≈ 好朋友 > 老師 > 奶奶/姥姥 > 爸爸
孩子開始社交,朋友和老師影響力上升,但媽媽依舊穩佔前位。
奶奶/姥姥,如果還是全天候陪伴的,那感情還能延續,但有點「隱身」趨勢了。
★青春期:
到了青春期:手機 > 同學 > 自己 > 媽媽 > 爺爺奶奶
到了這個階段,孩子眼裡只有「世界」和「自我」,誰都不愛搭理。
媽媽這時候也經常被「懟」,爺爺奶奶往往成了「空氣」……
但別擔心,這只是「階段性冷淡」。
其實大人也一樣,年輕時成天想著往外跑,等年紀大了才發現,最牽挂的還是家裡人。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