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胰腺癌的惡化程度極高,病程發展極快,往往從發現到死亡僅一年時間,即使能進行治療,相應的治療效果和預後效果也都極差。
該疾病治療的5年生存率僅有9-11%,是當之無愧的「癌中之王」。
胰腺癌可分為胰腺導管腺癌和胰腺神經內分泌瘤,其中前者發生比例約佔胰腺癌的90%以上。
且在醫學上根據腫瘤的位置、擴散度、體積大小等等因素將胰腺癌分為0-Ⅳb期的6個階段,數字越大表示越嚴重。
那人為什麼會得胰腺癌,胰腺癌的誘發因素是什麼呢?
其實,胰腺癌的發作可分為兩類因素,第一類是不可改變的因素,第二類是可改變的因素。
胰腺癌被公認為是一種老年性疾病,尤其好發於70-80歲人群,且這些人大部分具有慢性胰腺炎。
因此,其不可改變因素其實包括年齡、及慢性胰腺炎幾方面。
除年齡外,家族史與糖尿病患病史都是誘發胰腺癌的危險因素之一。
據相關研究顯示,部分胰腺癌屬於家族性,基因種系突變會使胰腺癌的發病風險顯著升高。

另外,糖尿病患者患胰腺癌的風險也更大。
這是因為糖尿病患者本身血糖含量偏高,胰腺細胞長期處在這種高血糖環境下,會隨之做出適應性改變,這種改變有可能會導致胰腺細胞變成腫瘤細胞。
此外,有相關數據表明,對於一個無胰腺炎患病史者,在其確診的胰腺癌病灶附近,往往周圍大多數胰腺組織表現為纖維化或脂肪變性,呈現慢性胰腺炎 。
由此可見,對於胰腺癌而言,慢性胰腺炎也是強烈的致病因素之一。
而可改變的因素,主要包括吸菸,喝酒、飲食等外界環境影響。
吸菸被認為是胰腺癌最重要的可改變危險因素。
據相關研究顯示,與從不吸菸者相比,吸菸者患癌的風險會增加約74%。
吸菸過程中會產生一種叫菸草特異性N-亞硝酸鹽的致癌物質,這種物質會隨著血流進到胰腺,升高血脂,促發胰腺癌。
此外,常喝酒也會增加胰腺癌的患病風險。
據相關調查顯示,飲酒甚至酗酒者發病率遠高於不飲酒的人。
致癌物可通過溶解在酒精中進入胰腺,影響胰腺溶酶體的活性。
這種溶酶體能激活蛋白酶,進一步引起胰腺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