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氣倔的孩子,是父母的福報

2025-04-11 06:55

魔神9319

脾氣倔的孩子,是父母的福報

我們以孩子的學習問題為例。

一個特別在乎成績的家庭,父母都特別關注孩子學習,把孩子逼得喘不過氣。

每當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例如參加音樂會,練習手工,做一些與學習不相關的事情,都會被「學業為重」這個理由壓下去。

結果,平時學習儘管很認真的孩子, 但是一到大考就生病,或是陷入情緒障礙,最終搞砸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戰。

很多孩子並不是故意搞砸——

在意識層面,他們也特別想要考好,以避免打罵。

那麼怎麼解釋每次考試都會肚子疼、記憶力衰退、暈倒?

其實是他們潛意識中實現的替代攻擊。

正是因為父母特別在乎孩子的學習成績,那麼沒有什麼比搞砸他們最重視的東西,更能體現對父母的報復了。

另外有一些孩子,會過度認可他們父母對於分數的看法,在與人交往中,只關注對方的外在成績:

只看得起有分數高、有錢、有名氣的人;

願意巴結能幫助他們提高的人,功利式交友。

他們認為只要自己足夠優秀了,就會有很多人喜歡自己,看不上真誠互惠的行為,也難維持友誼和親密關係。

一個人如果一直沒有辦法完整走過叛逆期,那麼他們就只能以他們父母的規則指導生活,而這並不是他們自己選的。

但是不能叛逆的孩子,自我意志不會消失,而是會化作一把鈍刀——

要麼刺向自己,要麼刺向關係。

無論如何,結果都是兩敗俱傷。

5/11
脾氣倔的孩子,是父母的福報

善用叛逆
提升孩子的主動性

很多父母深受叛逆期孩子的傷害困擾,在諮詢室里,我會適時提醒他們:

有沒有發現,其實人類發展的歷史里充有大量對於叛逆的描述,最經典的是哪吒和孫悟空。

如果他們因為被權威壓制而一蹶不振,變得溫順馴服,那麼就沒有辦法實現完整的成長。

所以我會更推薦,大人們藉助孩子叛逆的契機,來幫助孩子發展主體性。

通俗地說,「主體性」就是一個人做自己生活的主角,而不是按照別人的期望、社會的標準來規劃自己的生活。

這其實是一個很難得的品質。

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