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寶寶一哭就抱,其實在搶走他的「自我安撫」能力
你有沒有試過:寶寶稍微「哼」一聲你就立刻衝過去?
怕的是他哭久了影響安全感,怕的是別人說你「心太狠」。
但你可能不知道,嬰兒的哭聲,其實有時是他調節情緒的本能反應,就像打個哈欠一樣正常。
而你每次都「衝過去解決」,久而久之他反而喪失了自己「緩衝」的機會。
尤其是在入睡時,如果每次都需要哄、抱、拍,他的大腦就無法建立「自己入睡」的連接迴路。
**正確做法:**分辨「情緒性哭聲」和「生理性哭聲」。
情緒性哭聲可以適當等待幾分鐘,觀察寶寶是否能自行平復;而不是一律「衝鋒陷陣」。
2. 用純凈水、礦泉水沖奶粉,其實寶寶根本吸收不好
你是不是也覺得「水越乾淨越好」?
甚至為了寶寶買進口礦泉水、反滲透純凈水沖奶粉?
可寶寶的腎臟發育並不適合礦物質含量高的水,而純凈水則會因為「幾乎無礦物質」導致滲透壓不穩定,反而增加腸胃負擔。
**更科學的是:**使用經過燒開的自來水或符合嬰兒用水標準的低礦化水,才最安全、最適合寶寶代謝。
別再為了「乾淨」過度操作,水太純,寶寶腸道「撐不住」。
3. 寶寶不能曬太陽?
小心缺鈣影響發育
很多家長一看到太陽就開始「武裝寶寶」:帽子、長袖、防晒毯,全副武裝,彷彿陽光是毒素。
但陽光中的紫外線B波,是幫助皮膚合成維生素D的關鍵。
如果長期不曬,寶寶很可能出現鈣吸收差、骨骼軟化、免疫低下等問題。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