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足三里
是治脾健胃的第一穴,除濕當然也少不了它。
刺激的最好方法是艾灸。
每天睡覺前用艾條灸,可以協助陰陵泉祛濕。
該穴是一個祛濕的要穴,而人體濕氣大就容易滋生細菌,引起水腫,以及各種炎症,包括皮炎、皮疹等。
另外,脾是生痰之源,是管濕氣的,如果濕氣多了運化不出去,就會變成痰飲。
所以,要從根本上解決生痰的問題就要健脾,而每天堅持多揉陰陵泉穴就好。
5/7

操作方法:空閑的時候按揉陰陵泉,一天要保證10分鐘。
晚上睡覺前,用艾條灸兩側足三里3-5分鐘,最好灸之前先按陰陵泉1-2分鐘。
6、承山穴
這是最有效的祛除人體濕氣的穴位,其效果跟紅豆薏米粥有異曲同工之妙。
因為承山穴在足太陽膀胱經上,膀胱經主人體一身之陽氣,所以,刺激它能通過振奮膀胱經的陽氣,排出人體濕氣。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