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攀鱸遠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產卵,為了讓自己的寶寶們生活在一個舒適的水域里。
這些准媽媽們不辭辛勞,只為尋找一片魚少水優的好地方。
至於攀鱸魚上樹,目前唯一的記載是在1791年,一位名叫達爾多爾夫的丹麥博物學家,偶然在樹上看到一條活的攀鱸魚,然後他從當地居民口中聽說,這種魚會爬到棕櫚樹上去吸食果汁,於是就流傳了下來。
7/19

這位博物學家還將這件事寫在書上,並認真地分析了這種魚爬樹原理:利用腮上的刺在樹的縫隙中托住自己,然後使用強有力的尾巴將自己往上推,再用自己的臀鰭上的刺撐著縫隙,然後重複,用這種方式來向上運動。
就是一邊固定身子一邊往上推動,單看文字你是不是無法想象畫面,那就不必想象,因為攀鱸爬樹的論證很快就被推翻。
8/19

攀鱸的魚鱗實在太厚,很多捕捉到的鳥兒無法下咽,最後都會將其丟棄,所以那條出現在樹上的攀鱸魚不是真正的爬樹魚,而是被鳥兒嫌棄丟掉的可憐食材。
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