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為了方便取樂,精心發明了「五種方法」,一個比一個刺激

三、擲骰子和蝶幸法 「擲骰子和蝶幸法」,是唐玄宗李隆基發明的方法。

擲骰子很簡單,就是讓妃子們通過擲骰子來決定晚上由誰侍寢。
這種方法不僅增加了侍寢過程的趣味性,也帶有一定的隨機性和公平性。

而蝶幸法更加有趣,具體操作是唐玄宗會在宮殿中放飛蝴蝶,蝴蝶最終落在哪位妃子的身上或頭上,晚上就由哪位妃子來侍寢。

這種方式相對來說也比較公平,同時還增添了後宮生活的趣味性和浪漫情懷。
這可能也只有愛玩和會玩的唐玄宗能想得出來。

四、燈籠求幸法 「燈籠求幸法」,主要見於明朝。
當時後宮侍寢制度在前朝的基礎上,有了新的規範和改革。

具體操作是,夜幕降臨時,每位嬪妃們都會在自己的宮殿門前懸挂兩隻鮮紅的燈籠。
皇帝在決定臨幸哪位妃子后,就會派太監前去摘下對應宮門的燈籠。

這樣一來,沒有被摘燈籠的妃子們也就知道了皇帝的選擇,也不會有所期待和等待。
這樣的方式顯得更加人性化。
五、翻牌法 翻牌法,盛於清朝,這一方式在影視劇中最為常見,也是古代皇帝選擇侍寢妃嬪的一種方式。

具體操作是,皇帝會命令宮人將侍寢的妃嬪名字寫在牌子上,然後將這些牌子放在一個盒子里。

當皇帝需要選擇侍寢的妃嬪時,他會隨機從盒子里翻選一個牌子,然後到相應的妃嬪處過夜。
這種方法既公平又隨機,讓後宮的妃嬪們都有機會得到皇帝的寵愛。

當某位妃子的名字從牌堆中被挑選出來后,這位幸運的妃子會被帶到離皇帝寢宮不遠的地方進行沐浴,以準備即將到來的夜晚。

到了晚上,她會被裹在紅棉被中,由太監抬送到皇帝的寢宮進行侍寢。
清朝之所以設置這樣的一個環節,主要是為了防止皇帝被行刺。

以上五大方法,都與後宮的妃子們密切相關,是歷史遺留的產物,也是皇權社會下一種獨特的生活形態。

這些方法,表面上看是增添了生活的趣味性,其實也與皇帝的權謀有一定關係。
帝王們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調配後宮秩序乃至權衡整個上層權力。

讀者們,關於「古代五種奇特的寵幸方式」,大家有何看法?

如果喜歡本文章,請分享收藏哦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