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發現,長大后「和媽不親」的孩子,通常是媽媽做錯了3點

此時,媽媽最應該學的就是「非暴力溝通」,學會用「 觀察事實——表達主觀感受——表明需求——提出具體請求」的方式,與孩子探討問題。
比如:
寶貝,你今天回來的有些晚——觀察事實
我放學和同學玩了會
哦,原來是和同學玩啊,我還真的有些擔心——表達主觀感受
擔心啥?
因為你沒告訴我今晚要和同學玩,媽媽很擔心你路上出點什麼事。
所以寶貝,下次你可以提前告訴媽媽一聲嗎?——表明需求
可是,我又沒有手機,怎麼和你說?
那我和你們班主任溝通一下,下次如果你想和同學玩,就借班主任的手機給媽媽說一聲,你看可以嗎?——提出具體請求
13歲以後,媽媽沒學會「閉嘴」 13歲以後,孩子進入了青春期,這個時期孩子會變得非常矛盾。

心理學認為青春期的孩子, 生理上急速發育和心理上的半成熟,讓他們要求在精神生活上擺脫父母的控制。
但由於 心理上的不成熟,又讓他們格外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這個階段, 孩子會和父母爭搶主動權。
他們希望能「獨立自主」「受到他人尊重」,所以 孩子會格外注意「隱私」。
這也就是萌姐兒子會屏蔽媽媽的原因。
他們擔心自己的「隱私」,被父母成天念叨,也擔心父母還用對待小孩子的那一套方法對待自己。
所以,這個時期的孩子會格外排斥父母的靠近。

而此時,父母感受更多的則是失落。
 以前十分依賴自己的孩子,突然有了距離,難免就會念叨幾句。
但這種 念叨反而會像「緊箍咒」一樣,激發孩子的猴性。
所以,這個階段父母要學會「閉嘴放權」。

「距離產生美」不止是句雞湯,只有給孩子留出空間,親子間才有可能更好溝通。
所以你看,當媽從來都不是件簡單的事。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