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水煮雞蛋,究竟是「養肝」還是「傷肝」?一天吃幾個合適?

不過,即便是健康的水煮雞蛋,在食用的過程中,也不要忘了避開可能存在的誤區。

水煮雞蛋的2個食用誤區,注意避免
①「溏心」並非營養?
很多人喜歡吃溏心雞蛋,覺得蛋黃呈現流體狀態,一看營養就很好吸收。
但事實卻恰恰相反,蛋白質在完全加熱變性后,所形成的小分子蛋白質,才更有利於人體吸收。
溏心雞蛋的營養效率反而會降低。
不僅如此,我國對於無菌雞蛋並沒有達到普及程度,盲目食用溏心雞蛋,可能會無意中攝入病毒和細菌,增加疾病隱患。
雖然水煮雞蛋營養豐富,但是也並不是說隨便吃幾個都行的。
一天吃多個雞蛋,雖然並不會對身體器官和組織帶來負擔,但蛋白質本身的消化難度較高,吃太多容易造成腹脹,消化不良等情況出現。

不僅如此,研究表明,人一天吃大約3個雞蛋,即可滿足一天的蛋白質需求,吃的太多,多餘的蛋白質並不會被人體吸收,而是直接從體內排出,造成浪費。
所以,既為了腸胃,也為了避免浪費,水煮雞蛋每天最多吃3個,切勿貪多。

總之,水煮雞蛋本身是健康的食物,適當食用有健體護肝的效果。
但貪多嚼不爛,合理科學的飲食計劃,才是最大程度發揮食物營養價值的基礎。

參考資料:
[1]樂天洋. 每天吃幾個雞蛋才合適?[J]. 心血管病防治知識, 2019(8):3.
肝臟 水煮雞蛋 雞蛋 膽固醇 蛋白質 發佈於:天津市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布平台,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閱讀 (0)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