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黏著媽媽的孩子,背後藏著你不知道的心酸,看完抱抱孩子

為什麼寶寶晚上只「黏」媽媽? 在我看來,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這也是寶寶與生俱來對媽媽的依賴, 寶寶越黏你,說明寶寶越喜歡你呢
幾乎每個媽媽都有過被孩子「黏」的經歷,不少孩子會在某個瞬間變得特別黏人: 離開孩子一會,他就會哭著找媽媽;
帶他出去玩,中途總是停下來看看媽媽在不在;
媽媽在家,就一定要媽媽抱,其他人都不行...... 離開孩子一會,他就會哭著找媽媽; 帶他出去玩,中途總是停下來看看媽媽在不在;

媽媽在家,就一定要媽媽抱,其他人都不行...... 伯林厄姆.佛洛德說過:「越黏人的孩子,越在內心深處相信:分離是會反復上演的。

總黏著媽媽的孩子,內心深處都藏著對父母的愛和關注的渴望。

一、為什麼孩子會黏人?
▷ 3歲前的孩子 3歲前的孩子對父母充滿安全的依戀,不管分離的時間長短,都非常抗拒和父母分離。
西格蒙德·佛洛德曾說:「幼兒的最初的焦慮莫過於他感到將會失去他所愛的人。
」 所以你才會覺得孩子黏人。

美國精神學臨床教授阿蘭•斯格爾也解釋:1~2歲是孩子出現黏人行為的最明顯階段, 他們把媽媽或看護人看作一個安全基地,當有安全需求時,就會返回看護人身邊。

孩子離不開媽媽,實際上就是把媽媽當成了自己的安全基地, 簡單來說,媽媽的懷抱相當於一座安全的城堡,躲在城堡裡,是最安全的事情。

所以,孩子3歲前的黏人行為,是非常正常的,而且這個時期的孩子,正處於建立安全感的關鍵期。
如果孩子想要抱抱,你就多抱抱,怎麼滿足都不過分,這是他建立安全感的前提。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