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對孩子用武力或語言暴力
有的父母,一遇到事就大聲責問、甚至動手打孩子,孩子怯於家長憤怒、扭曲的面孔和暴力言語的權威,只能選擇沉默。
時間長了,會形成內向、封閉、少言寡語性格。
家長打罵孩子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問題的,打罵只會使孩子的身心受到更大的傷害。
孩子被打,情緒上容易出現抑鬱、焦慮等,導致神經系統出問題。
7/9

6.只准學習、不準玩耍
有的父母,一輩子沒大出息,把所有希望寄託在娃身上。
只要看到娃手捧書學習,就喜笑顏開; 一看到娃玩耍、遊戲,就大發雷霆。
也有的父母認為「孩子一玩,心就變野了」,天天就死盯著孩子的學習、學習、學習,從不給孩子玩耍的時間和自由。
父母要做的不是阻止孩子玩,而是幫助孩子一起制定有規律的作息時間,不僅僅是學習計畫,包括娛樂、玩耍和遊戲時間等,勞逸結合、玩學有度,給孩子釋放壓力和排遣情緒出口的機會,只有讓壓力和情緒得到充分釋放,才能裝進去知識和教誨。
專家指出: 玩對孩子成長非常有益處,讓孩子在「學中玩、在玩中學」做到玩耍、學習兩不誤,對智力的開發,很有幫助。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