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對爸爸而言,最好能做到以下兩點:❶ 不要為「孩子在媽媽面前脾氣大,在自己面前乖」而沾沾自喜。
更不要去指責孩子媽媽。
爸爸要做的,是為媽媽提供足夠的情感支持。
如果爸爸和孩子同時指責自己,很可能會讓心力交瘁的媽媽陷入巨大的困擾之中。
爸爸需要多陪孩子玩耍,這對孩子本身就是一種影響。
❷ 更多地承擔給孩子立規矩的責任,而不是全權把教養孩子的責任推給媽媽。
一個既當爹又當媽的母親,更可能與孩子發生沖突。
爸爸給孩子立規矩的辦法也很簡單,那就是多陪伴孩子做游戲。
整個育兒過程中,為了呵護孩子的小小的「我」茁壯成長,父母均需要了解並做到以下幾點:❶ 保證夫妻關系的穩定和首要地位。
當父母的最大注意力放在另一半身上,而不是孩子身上的時候,孩子的問題會少得多。
因為這個家庭中,自然就會留出一個空間是只屬於孩子的,這個空間與父母沒有太多糾纏,讓孩子的探索不至於隨時處於被父母監視的狀態下,且允許孩子有適當的失控、緩沖和調整。
有呼吸空間的孩子,是獲得了部分自由的孩子,他的長大也就隨之而來了。
❷ 父母雙方都不缺席。
按照上述分工分別承擔各自的育兒責任,給孩子提供一個穩定的家庭環境,孩子就會從這種穩定中汲取最大的情感滋養和心理能量。
男孩會從父親身上學會如何做一個男人,女孩則會從母親身上學會如何做一個有母性的女人。
❸ 盡可能營造一個民主的氛圍,支持孩子的探索。
有些父母因為自身的原因,會對孩子日漸長大、遠離自己的行為感到過度的失落。
他們會下意識把孩子綁在自己身邊,而做不到放手。
他們甚至會對孩子很多的探索行為予以阻止,或者表現出過多的擔憂。
這些都會無形中捆住孩子的手膠,阻礙孩子真正長大。
❹ 謹慎評價孩子。
有技巧地幫孩子走出復雜的挫敗情緒,幫孩子確認「我很好」(自尊)、「我能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