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樣都是家有青春期孩子,只有她們母女倆活出了最好的親子狀態。
評論區很多人都說,太喜歡這樣的相處方式了,既舒服又幸福。
也有很多人表示非常羨慕,希望自己和孩子,或者和父母之間也能這樣和諧相處。
確實,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青春期的孩子都離不開這幾個詞: 難溝通、不聽話、超叛逆。
幾乎每個父母談起青春期都是劍拔弩張,如臨大敵。
但其實,青春期並不都是我們想象中那麼可怕,當妳覺得青春期孩子難相處時,不妨試試這三把「鑰匙」。
3/8

做「破局者」,走近進青春期孩子《少年派》的一期節目中,一個高二的男孩,站在台上向自己的父母深深鞠躬後道歉: 「爸爸媽媽,對不起!」原來是兩年前,他曾離家出走過一次,當時父母非常擔心,到處找他。
如今想來,他覺得當時的自己太不懂事了,所以想借著這個公開表達的機會,向父母鄭重地表達自己的歉意。
孩子終於懂事了,也願意主動向父母走近。
本來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修復親子關系的機會,可是男孩父親的回應卻讓男孩大失所望:「成績還是最主要的,妳的籃球時間要控制一下。」答非所願,父子倆人的溝通完全沒在一個頻道上。
孩子拋給了父母願意溝通的橄欖枝,父母卻在抓緊這個機會教育孩子。
果然,聽到父親的回答後,男孩一臉失望,只能委屈地控訴:「我只是打了兩三個小時,打球是我最快樂的時間。
妳知道我在家裡和學校有多壓抑嗎?」董宇輝曾說: 「說教,是不會產生共情的。
管不住自己嘴的父母,他的孩子一定很難溝通。」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