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 應該採取不同的干預措施 1. 1-3歲:盡量不讓孩子接觸手機幼兒的視網膜要到12歲才能發育完善,在此之前都應該盡量少接觸手機類電子產品。
兩三歲接觸電子產品(手機游戲/電視)越多的小朋友,在七八歲發生注意力障礙(比如多動癥)的可能性也越大。
7/8

建議: 父母盡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多與孩子互動、主動更新孩子的玩具等。 父母手機中拒絕下載任何游戲,以防孩子因游戲上癮而索要手機玩。 如果孩子對手機好奇,可向孩子示範打電話、發語音、拍照片等,建立孩子對手機用途的正確認知。 2. 3-6歲:盡量不讓孩子接觸手機游戲不少父母為了圖一時清凈,偶爾會把孩子丟給手機游戲「照看」。
但3-6歲的孩子還小,自控力不足,一旦接觸游戲,極易上癮。
因此,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可以適當接觸手機,如讓孩子明白手機可撥打電話、可與人聊天、視訊等基本用途,但一定要遠離手機游戲。 建議: 父母家人手機去娛樂化,即刪除游戲、音樂、視訊等各類會吸引孩子的APP。
即便孩子想要玩手機,除了翻翻相冊、拍拍照,也不會覺得有趣,自然不會一直纏著父母要手機玩。 積極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多與孩子共讀兒童繪本。(繪本的顏色和故事性,對孩子吸引力也比較大,只要孩子愛上閱讀,基本不會想著要玩手機了。) 豐富孩子的生活經歷,多帶孩子外出體驗大自然,鼓勵孩子多結交朋友。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