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孩子的情緒沒有空間釋放,就容易導致習慣性的鑽牛角尖,時間一長就會內心閉塞,和我們的關係也會越來越差。
02、給錯誤留出空間家長總是把自己認為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強加給孩子,認為只有按照自己說的話走才是對的。
因此,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總會說:「我說了不要這麼做吧,你總是不聽我的話。
」「如果你聽我的話,事情會鬧成這樣嗎?」這只會導致孩子做事情變得畏首畏尾沒有主見。
讓孩子聽你的,他最多成為另一個你,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活,他才有可能超越你。
我們都知道,隨著年齡的增長,犯錯的成本也會越來越大,很多事情教得好不如教的早。
趁現在孩子還小,犯錯還在可控范圍內,不如讓他在錯誤里積累經驗和教訓,對於他們的成長也是非常有益的。
03、給「無用」留出空間有很多家長不讓孩子做任何與學習無關的事情,但能給孩子「留白」的時間,才是最難得。
孩子就像是一張白紙,任由我們在上面作畫,濃墨重彩的人生固然重要,給孩子留有自主創作的空間也是必不可少的。
就像我們工作一整天回到家,誰也不想立馬就去做飯、洗衣服、打掃衛生,寧願躺在沙發上嘻嘻哈哈的刷會手機,再懶洋洋的準備下一步,成年人的生活都需要有這樣「無所事事」的留白,更何況孩子呢?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