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歲台灣老兵沒錢沒子女,離家70年想回大陸,找到湖南侄子問:我沒錢,你還養我嗎?侄子一句話讓他瞬間落淚!

一場戰z,不僅使他們一家人分離幾十年,還讓鄧雪桂孤寡至今。
時隔多年再回到家鄉,鄧雪桂對這里的一草一木都滿懷眷念,對家鄉的發展更是無比上心。
他看到村裡的小學十分簡陋,孩子們的上課環境很艱苦,便掏出了幾千塊的積蓄,給村裡重新建了一所學校;看到有些鄉親們的家庭條件實在貧困,鄧雪桂又擠了一點錢出來給他們改善生活。
對於弟弟妹妹們,鄧雪桂更是沒有二話。
眼見著幾個侄子外甥都有了自己的家庭,他別的忙也幫不上, 就出資給幾個侄子建了一棟二層的磚房,又拿出了剩下的一點積蓄給外甥們補貼家用。

13/18
96歲台灣老兵沒錢沒子女,離家70年想回大陸,找到湖南侄子問:我沒錢,你還養我嗎?侄子一句話讓他瞬間落淚!

在親人鄉鄰們的眼中,鄧雪桂儼然是一個「富豪」了。

但實際上,鄧雪桂拿出來的這些錢已經幾乎算是他全部的積蓄了,而且這些積蓄,還都是鄧雪桂一點一點從牙縫里扣出來的。

當初剛到台灣,鄧雪桂就退伍了,靠著一個月幾百塊錢的補貼和出賣勞動力艱難度日。

在最窘迫的時候,他連一包香火因、一管手指大小的牙膏都買不起。

但就是在那樣的艱苦條件下,他也時常幻想著自己有朝一日能重回故鄉,便盡量減少花銷,把錢都攢著帶回老家。

如今回了家鄉,懷著一顆赤子之心的他,將積蓄全都拿出來幫扶家鄉發展,照顧後輩生活。

鄧雪桂這次在老家呆了很久才回台灣。 從1988年起,他每隔幾年都要回家一次,直到20世紀初,一共回去了4次。

每一次回去,鄧雪桂都會拿出積蓄為家鄉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

14/18
96歲台灣老兵沒錢沒子女,離家70年想回大陸,找到湖南侄子問:我沒錢,你還養我嗎?侄子一句話讓他瞬間落淚!

而他的這份恩情,也被鄉親們牢牢記在了心裡。

只要他一回家,親戚鄰里們都會上門來看望,邀請他去自己家裡吃頓便飯,一些人家還會集資出點錢請來戲班子唱戲。

這些舉動在今天看來可能都是不值得一提的,但在當年,卻代表著家鄉百姓對鄧雪桂的感激之情,也折射出了村民的樸實善良。

婉拒親人留鄉言,鮐背之年欲歸根早在1988年第一次回鄉的時候,弟妹們就極力勸說鄧雪桂留下來,他在台灣無兒無女,沒有人照顧,將來要是有個萬一,弟妹們遠在大陸都幫不上什麼忙。

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