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復:「 重復問題」父母親不帶情緒,回到客觀的發生中,重復確認孩子的問題,發生了什麼事?
孩子的內心感受是什麼?
希望爸爸媽媽怎麼來幫他?
這個過程爸爸媽媽需要用心觀察孩子,耐心聆聽孩子,全心接納孩子的情緒,理清孩子內心渴望解決的最核心問題。
重復核心問題,一次解決一個問題!比如:關於明明,如果明明媽媽先允許孩子哭或不說話,等孩子情緒宣洩的差不多了,再細細去聆聽到底發生了什麼,明明只是需要媽媽陪陪,還是希望媽媽幫他分析一下,以後怎麼做才能少受委屈?
先能準確地搞清楚孩子的問題,重復問題,重視問題,孩子的心結才有可能化開。
三教:「 合理指導」當爸爸媽媽們幫孩子澄清了問題,了解了來龍去脈後,針對孩子的問題,用孩子能聽得懂的語言來指導孩子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如何面對每天的發生。
比如:關於淘淘,假如淘淘又和父母提無理要求時,爸爸媽媽不帶任何情緒,也澄清了淘淘的問題是:渴望被理解,用發脾氣來呼喚真愛。
那麼淘淘的爸爸媽媽第一:在淘淘發脾氣的時候,不再順著他,只靜靜陪著他待發脾氣累的發不動了,能聽進話了再說話。
第二:淘淘能聽進話時,告訴他發脾氣達不到自己的目的,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得到想要的東西。
比如說干小家務,干好了,有獎勵;比如說每天閱讀美德故事,堅持多久可以得到等等……第三:讓淘淘通過自己的改變和努力嘗到甜頭,眼裡有了別人,懂了規矩,不再用情緒化牽制他人,漸漸也會有小朋友找他玩了,淘淘內心就會越來越安定和快樂,發脾氣的次數會越來越少。
每一個情緒的背後都藏著一份未被滿足的期待,這份期待,不是在呼喚愛,就是在表達愛。
聰明的父母們,面對孩子的情緒化,堅持使用 「一停二復三教」法,滿足孩子對真愛的期待,搞定自己與孩子的情緒,也解決育兒中的實際問題,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