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歡打擊孩子的家庭父母的差評,是對孩子最重的一拳曾經有位朋友向我傾訴:「我媽從小就對我進行打擊教育,我的成績在整個小學階段,都是年級前十名內,但無論我做得多好,我媽永遠都在挑我的缺點,導致我一直性格內向、自卑敏感,跟我媽也不太親近。
」父母重視成績無可厚非,但總有很多家長,慣用的教育方式就是打擊。
「為什麼這麼簡單你都做錯?」「為什麼別人就能考第一名?」我曾親耳聽到一個孩子歇斯底里地向母親哭訴:我知道別人很厲害,我一直都在努力呀,為什麼你就是看不到呢?
網路有人問:被父母罵得想自s是種什麼體驗?
一個網友的回答令人心酸不已:在我傷心難過,哭到虛脫的時候,父母卻平靜地看著我說「發什麼神經」,除了絕望不知道應該怎麼形容。
父母的差評,是對孩子最重的一拳。
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在《中毒的父母》中寫道:「沒有一個孩子願意承認自己比別人差,他們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他們對自己的認識也往往來源於成人的評價。
經常遭受父母打擊的人,常常容易自卑,並且會陷入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緒中不可自拔,嚴重時還會患上心理疾病,導致許多極端行為。
」我更喜歡電影《奇跡男孩》中的教育方式。
電影講的是一個從小面部畸形的小男孩從家庭走出來,融入社會的故事。
電影中有一個片段感人至深。
當奧吉聽見最好的哥們威爾說「如果我和他一樣,我就自s」,奧吉的心一下跌到了谷底,對一個天生殘障的人來說,沒有什麼比好朋友的嫌棄更絕望了。
奧吉哭著問媽媽:「是因為我的臉他們才不喜歡我,為什麼我這麼丑?」媽媽安撫他:「你並不醜。
」奧吉當然不相信:「因為你是我的媽媽你才這麼說。
」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