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偷偷在兒子身上裝了攝像頭,卻看到令我悔不當初的一幕

其實,孩子發脾氣時,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氣勢洶洶,但他們的內心往往比誰都脆弱、恐懼。
就像亞瑟,媽媽粗暴的拒絕和冷漠的話語讓他覺得沒人愛自己、理解自己,內心就陷入了極度恐慌。
兒童教育專家金伯莉·布雷恩曾說過:「孩子任性、發脾氣,是因為他們的生理和情感的發育,超過了自身的溝通能力。
」所以,孩子發脾氣,並不是無理取鬧,故意跟父母作對。
其實,它更像是一種求助信號,表明自己想要得到父母更多的理解、關注和重視。
當我們收到信號時,不妨放下手裡的工作,給孩子一個愛的擁抱,然後認真聆聽他的感受和需求。
記得有一期《媽媽是超人3》中,嗯哼一個人坐在地上玩玩具。
他不小心踩到一個很尖的小釘子,立即嚎啕大哭,並憤怒地將釘子扔向遠方。
此時,霍思燕沒有先入為主的埋怨他「你怎麼那麼不小心」,而是先檢查了嗯哼的腳,確認不是很嚴重後,溫柔地把兒子摟在懷里安慰道:「太尖了,踩上肯定會疼的。
」在媽媽溫暖的懷抱里,沒一會兒,嗯哼的情緒就穩定了很多,也不再哭鬧了。

7/10
我偷偷在兒子身上裝了攝像頭,卻看到令我悔不當初的一幕

每個孩子都有發脾氣的時刻,面對孩子突如其來的情緒,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正視、接納他們的情緒。

接下來再積極地找尋背後的原因,努力解決。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孩子的需求主要來自於三個方面: 陪伴、探索,和確認自己的重要性。

只有父母找到了孩子發脾氣的「因」,才能及時回應孩子內心的需求,幫助孩子更好地管理情緒,親子關系也會越來越好。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