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讓孩子意識到自己行為存在的冒失?
家長們可以從讓孩子明確目標開始,比如孩子正在和同伴因為打籃球而爭吵且行為很應激,這個時候我們要問孩子「你發脾氣的目的是不是想讓對方按照你的思路來打出好球?」。
待孩子願意溝通、說出內心想法後,我們要以支持的態度去向孩子提議意見,如「是個好想法,但是和同伴拌嘴皮是不能達到目的哦,你要想辦法去讓對方認可你的想法,比如xx方法」,這種讓孩子明確自己的目標的教育方法,就是在引導孩子學會分析、總結和思考,最終在經驗取向里找到屬於自己的那個解決方法。
(這個方法適合青春期左右的孩子)2、 明確某些權力和要求如果孩子犯錯後脾氣很大、對家長還存在不敬的行為,比如孩子不願意刷牙時命令爸爸媽媽說「你給我刷」,家長讓收拾玩具時孩子反而發脾氣把玩具扔得爛七八糟,又或者家長幫孩子收拾書包遺漏某物被責怪時,這些情況多半是孩子的成長教育里缺乏了「規則」二字,因為沒有規則所以做出來的事情都太過任性,也就是典型被寵溺的「公主病」。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