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來幫幫我好嗎?」
——給孩子責任感
教育專家盧勤曾勸誡各位父母:
「別總把自己看成高山,視孩子為小草,讓孩子靠著你、仰視你、畏懼你;更不要當大傘,視孩子為小雞,為孩子遮風擋雨,讓孩子弱不禁風。
換個位置吧,讓孩子做高山,孩子就會長成山;讓孩子當大傘,孩子就能頂天立地。
」
「別總把自己看成高山,視孩子為小草,讓孩子靠著你、仰視你、畏懼你;更不要當大傘,視孩子為小雞,為孩子遮風擋雨,讓孩子弱不禁風。
換個位置吧,讓孩子做高山,孩子就會長成山;讓孩子當大傘,孩子就能頂天立地。
」
讓孩子通過幫助父母,獲得被需要的感覺,從而變得強大有擔當。
網上有這樣一位媽媽,她從小就對兒子說:「寶寶,你是男子漢哦,那你得保護和照顧媽媽。
」
上幼兒園后,她更是時不時就對兒子撒嬌示弱:
「太重了,媽媽拎不動,你幫幫我好嗎?」
「媽媽忙不過來,你可以過來把地掃了嗎?」
「寶貝,這個拼圖是怎麼弄的呀,教教我好嗎?」
正是媽媽這種示弱的育兒方式,讓兒子小小年紀就成為了一個能夠獨當一面的人。
正如復旦大學教授沈奕斐說的:
「越厲害的父母,越要學會收攏翅膀,因為成人的厲害,會變成孩子發展的天花板。
」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退出和引導。
如果真為孩子好,父母就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得弱一點,給孩子一點愛他人的機會。
孩子才能在嘗試和鍛煉中,不斷收穫和成長。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