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若孩子有這4個行為,家長該打就要打!長大後就很難改了

對於小朋友來說,父母確實是說一不二的存在,然而很多家長卻因為這個原因濫用自己的威嚴去管教小朋友,這樣長期下來可能在特定的時間觸發小朋友的"叛逆心理"。
所以,父母應當心平氣和地,就像朋友一樣額自己的小朋友溝通,告訴他們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聽取他們的意見,然後結合下來反思自己也教導小朋友怎麼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這樣才能讓小朋友更好地吸收經驗更好地成長。
2、 不要濫用暴力達到管教的目的

7/8
李玫瑾:若孩子有這4個行為,家長該打就要打!長大後就很難改了

小朋友的淘氣是天性使然,家長應當耐心地去引導小朋友怎麼避免再犯錯或者淘氣,而不是因為小朋友調皮搗蛋就濫用暴力去讓小朋友"屈服",這樣不僅會讓小朋友產生陰影,甚至會提前引出小朋友的"叛逆期"。

所以家長即使要打小朋友也一定要在非打不可的時候才能動手,切記不能隨意把暴力管教小朋友當成教育小朋友的常態。

結語:對於以上四個行為來說,家長確實是該出手就要出手,否則以後就很難改過來,然而家長應該抓準對方,把握好管教的尺度,如果沒有讓小朋友自己也信服也在反省,那麼管教的目的不僅沒有達到,還傷害了彼此之間的親子關係。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