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授:子女成長過程中,一共有三次機會可以使他們變得更聰明

哈佛大學的行為學家理察教授(Professor Richard)經過長期的研究發現, 在子女成長的過程當中,是存在三次機會能夠使其變得更聰明的,即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
同樣,他的同事、一樣畢業於哈佛大學心理學系、曾任《紐約時報》主編的丹尼爾·格爾曼(Daniel Goleman)認為,情商這一個體特質,相對於智商而言,是更加有助於人們取得成功的。
在1995年,他的作品《情商:為什麼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出版,之後人們也圍繞這一話題展開了討論。
對於正在成長當中的孩子而言, 高智商可能能夠保證其在學校學習時取得一個不錯的成績,但是高情商對於他們而言,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成為一個與人為善、清楚生活方向、全面發展的人才。

3/9
哈佛教授:子女成長過程中,一共有三次機會可以使他們變得更聰明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不必說,想要幫助子女順利度過懵懂的時期,在成長過程中引導性地幫助他們懂得生活當中的許多規則,家庭與父母所扮演的角色十分關鍵。

美國現代著名行為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一生都致力於研究未成年人的行為與家庭教育理論, 他認為個體在成長過程之中所經歷的各種事情,都會作為一種經驗,對於之後其行為方式與觀念的一種修正及準則。

這種影響在身邊的環境之中表現更為明顯。

在家庭教育之中,個體的生活基本上集中於「家庭-學校」這樣「兩點一線」的生活環境之中,所以受到的影響自不必說;一方面子女會從父母身上獲得一些反饋,用於自己的生活,即「有樣學樣」,另一方面父母的言行對於他們而言都是一種很大的影響。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