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挨罵後有以下表現,多半內心缺愛,未來有可能形成討好型人格

挨罵以後的情緒是糟糕的,給父母的反饋也是直接的——不在沉默中滅亡,就在沉默中爆發。
但有一類小孩經常挨罵還毫不計較,甚至想辦法哄你開心,生怕父母不喜歡自己。
這類孩子內心往往是缺愛的,他們總容易陷入失去害怕父母之愛的漩渦中,所以格外隱忍,生怕自己惹父母不高興,特別在意父母的情緒變化,甚至可能形成「討好型人格」,日子過得特別憋屈。
《討好是一種病》中提到:「很多討好者,已經不是簡單地取悅他人,而是無法控制地討好他人,下意識犧牲自己,甚至對來自他人的贊美和認可上癮。
」如果父母們發現孩子有這方面的趨勢,就需要提高警惕,看看是不是平時對孩子缺乏關愛,導致他們內心總是沒有安全感。
【最後總結】父母養育孩子,要學會多做好溝通工作。
有時候小孩確實比較調皮難教,這是因為他們的思維可能沒跟上父母的思維,再加上中間的溝通工作沒銜接到位,以至於孩子沒有明白父母的意思。
一味地批評並不能改變什麼,不如先從自身做起,先讓自己的情緒冷靜一下,再想著教育這件事,如果實在控制不住,至少要把自己批評孩子時的音調稍微往下降一降,對孩子們而言也是挺大的改變。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