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堅持睡8小時!65歲阿姨「生活規律」卻昏昏沉沉 老朋友一開口「點出問題所在」

圖/翻攝自 香港01

01
最佳睡眠時長被發現,答案不是8小時
一直以來,「每晚8小時睡眠」被視為健康的黃金標準,然而,這一標準真的適用於所有年齡段嗎?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開始挑戰這一傳統觀點,特別是對於老年人群體。

2022年,復旦大學的馮建峰教授和程煒研究員在《Nature Aging》雜誌上發表的研究成果對我們的認知提出了新的見解。

該研究基於英國生物樣本庫的大數據,涉及近50萬名38至73歲的參與者。

研究團隊通過詳細分析數據,發現在這個年齡段,每晚大約7小時的睡眠時間與較高的認知功能和更佳的心理健康狀態相關聯。

相比之下,那些睡眠時間超過或少於這個範圍的人,認知退化速度更快,抑鬱和焦慮的癥狀也更為常見。

這項研究不僅揭示了不同睡眠時長對中老年人認知和心理健康的影響,也強調了適宜睡眠時長的重要性。

對於大多數老年人而言,固守8小時睡眠的習慣可能無法帶來最佳的健康效益,反而可能會增加「睡眠焦慮」,即對睡眠時長的過分關注可能引起的緊張和沮喪情緒。

此外,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生理特性也會發生變化,例如深度睡眠的減少和夜間醒來的頻率增加,這些變化使得老年人維持長時間的連續睡眠變得更加困難。
圖/翻攝自 香港01

02
最佳入睡時間出爐,幾點睡才好?
2021年11月,英國牛津大學和埃克塞特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歐洲心臟病學雜誌-數字健康》上發表了一項重要研究。

該研究分析了88,026名年齡在43至79歲之間的參與者的數據,這些數據來自英國生物樣本庫。

研究人員通過腕帶加速度計記錄了參與者在7天內的睡眠和醒來時間,並且在隨後的平均5.7年中跟蹤記錄了3,172例心血管疾病病例。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