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不要較勁輸贏,你越嘮叨他越磨嘰
除了不和孩子較勁理論和話音之外,家長們還不要目光短淺地跟孩子較勁輸贏,不管是學習、比賽還是跑馬拉松,一次失敗都說明不了什麼、也不能去評議一個人是否優秀,通過一次、兩次三次的輸贏就去定論一個孩子的能力,未免有些太武斷、對孩子太不公平了。
有些家長為了督促孩子的積極、提高孩子的成績,每日如鬧鐘一樣催促孩子:
「該寫作業了」
「你今天還沒有閱讀」
「語文聽寫都完成了嗎」
「今天的錯題都匯總了嗎」
......
這些看起來是父母為孩子好的叮囑,實際上父母越催促、孩子就越犯懶,這是因為被催促的本身就是孩子沒有建立自己的生活體系,生活中這個做不好、那個也做不好,而父母也習慣性地把焦點過度關注結果的輸贏方面,最後孩子失去耐心、也失去了自信心。
9/10
關於孩子的成長、包括學習,睿智的父母要學會通過情感流露去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比如以下幾種溝通技巧:
1)尊重型:「爸爸(媽媽)支持你這麼做、但不管後果如何都要自己去承擔哦」
2)激勵型:「這次寫作業、字跡方面下了苦工,相信下一次做題的正確率也會提高很多」
3)信任型:「我相信這麼做有你自己的道理,但遇到難題一定要及時告訴爸爸(媽媽)哦」
4)參與型:「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嗎」、「我能和你做朋友嗎」
5)示弱型:「寶貝你跑慢些,等等我,媽媽會走丟的.......」
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