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裡,真心希望你遇到孩子叛逆后難溝通時,你無須自責內疚,正面看待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每個階段的「斷舍離」行為與情緒,永遠扮演一個陪伴者與支持者角色,時刻保持與自己內心的連接,做好自我情緒覺察。
這樣你才能更加了解孩子,更加被孩子容易接納,學習一點點的好奇對話技術用在與叛逆期孩子的日常溝通中,不僅有助於孩子的覺知,並讓孩子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責任,這就是孩子自我改變的開始。
當角色轉化為陪伴者、支持者后,那麼你再去看待孩子叛逆后的行為,你的道理與念頭就完全不同往日,你會發現自己會逐漸放下控制,看見真相,學會尊重。
例如:自責焦慮的媽媽看到孩子深夜在玩手機,她的觀點往往是:孩子玩手機這麼不知道節制,怎麼這麼不愛惜自己的身體,這樣玩下去,他以後的學習怎麼辦?
如果考不上重點中學、重點大學,孩子以後的工作就業該如何是好啊?
作為陪伴者、支持者角色的媽媽看到孩子深夜在玩手機,她的觀點就是:孩子遇到什麼事情導致內心受到衝擊了?
孩子現在沉浸在遊戲中是因為他的孤單、還是他的難受、生氣?
孩子現在還睡不著是不是他的情緒過往並沒有被我關注?
你要感恩孩子饋贈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