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付「易燃易爆」的孩子,學會這4句金言,溝通就簡單多了

以前挺乖的孩子,不知道為什麼突然變得「易燃易爆」,動不動還因為一點小事就變得特別暴躁,和人說話時也動不動就大吼大叫
朋友的女兒就是如此
自從進入初中后,整個人都變得格外狂躁,根本就是不可理喻,也沒有辦法好好溝通
有一天晚上,去朋友家吃飯,就因為孩子看手機不吃飯,朋友催了一聲,沒想到孩子就暴躁地把她往外面趕,嘴裡還不耐煩地說著「煩不煩,你趕緊出去,讓我清靜一會行不行啊」
再說些什麼,孩子直接「砰的」一下關上房門,並在裡邊把門反鎖上了
看到如此惡劣的態度,朋友也簡直是無法忍受了,暴躁的脾氣跟著一下蹭上來,站在門外噼里啪啦地一頓訴苦
可房間內的女孩,壓根就沒有聽進去,隨後就聽到屋內傳來震耳的音樂響聲
而在這裡,很多家長第一反應就是歸咎於孩子「叛逆」、「不聽話了」
事實上,這些都不過是孩子拒絕溝通,故意用的反抗手法而已
這就等同於心理學上的「梅拉賓拉則一樣,揭示了人際溝通里重要的三個語言信息傳遞:
包括:佔比7%的語言信息,佔比38%的聲音信息,還有佔比55%的視覺信息
其中,語言信息意指講話內容,聽覺信息意指語氣、語調、聲音、還有語速,視覺信息又指表情、態度、動作等可視因素
這也就是說,你想改變孩子對你的說話態度,那就要首先改變自己對孩子的說話態度
那如何才能有效改變自己、再去改變孩子呢?

蘭媽認為溝通最核心的技術就是心理學建議上的「責任倒置」
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責任倒置可絕對不是不負責任,而是通過改變溝通方式建立更融洽的語言模型
比如,心理學上建議的「四少」:少建議、少批評、少教育、少指責,就是一種責任倒置的方法,可以有效改變孩子身上的易燃易爆
那具體該怎麼去做好這種心理建議呢?

蘭媽總結了關於跟孩子有效溝通的四個金句,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1/10
對付「易燃易爆」的孩子,學會這4句金言,溝通就簡單多了

01
把建議換成:
「你怎麼想的」
沒有天生薄涼的孩子,也沒有一開始對父母煩躁到連一句話都不願說的仇視心理
所有的反抗、不滿、還有疏遠,其實都是由很多個無意間中傷的話所組成的
閨蜜的兒子,以前是個小跟屁蟲,他媽媽去哪裡,那身後永遠都跟著一個「媽媽,抱抱」的黏人小傢伙
本以為,小時候都如此黏人,那長大后也是媽媽貼心的小暖男
可再次見面時完全出乎意料了,曾經的黏人勁兒不見了,對媽媽說話的態度也總是大呼小叫
我問他「為什麼現在對媽媽沒有耐心了,也不黏人了」
小傢伙晃了晃腦袋,然後一本正經地模仿起他媽媽聲音:
「你幹嘛」
「我不是說了嗎,讓你趕緊寫作業,耳聾了呀」
「作業寫不完,不準吃飯,也不準睡覺」
「還有啊,你看看你這作業,寫的什麼玩意,我都不好意思拿出去讓老師看,趕緊重新寫吧」
「你幹嘛,趕緊做你自己的事情去呀,別那種不爽的眼神看我,我這麼做都是為了你好,可別不知好歹了」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