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好好說話的父母,養大孩子都比較薄涼?看看這些就知道了

講真的,這番話讓我心裡很不舒服,同時也感受到女兒當初聽到我所說反問話的感受
是呀,一個突然變得煩躁的孩子,很多時候並不是因為他們這個人有問題,而是因為某些話的刺痛讓他們突然失去了理智
有個朋友就告訴我,她說她最討厭她的媽媽講話了
原因是她的媽媽是一個十句話,有九句是屬於反問句中的趁機教育
比如,她問媽媽「看到我襪子沒有」,媽媽會說:「你幹嘛吃的?

自己的東西自己不知道收拾好,我不知道跟你強調過多少次這個問題」
又或者,媽媽讓她找個什麼東西找不到,就會被質問:「你的眼睛長到後背上了嗎?

真笨,眼睛又不是瞎了,那麼大的東西為什麼就找不到」
於是,在媽媽「不能好好說話」的情況下,母女之間的關係也變得越來越冷漠,特別是朋友大學畢業後幾乎就沒怎麼跟家裡聯繫過
這就是所謂的「惡語傷人六月寒」,我們想要孩子戀家、思家,那必須就要先讓孩子感受到家的溫暖
那些對孩子表現的溫柔、包容、還有體貼,也將是能伴隨孩子幸福長大的重要標誌

7/11
為什麼不好好說話的父母,養大孩子都比較薄涼?看看這些就知道了

04
道德綁架類:
「這麼做都是為了你好」
養孩子本身就是一門學問,想要孩子將來擁有無限可能的實力,那我們就要儘可能地多給予他們充足的空間和自由
過年幾天,和堂姐聊天時她突然問我:「你說,我是不是很差勁呀」
一句話,突然就把我問住了
看著她滿臉自卑又懦弱的模樣,我安慰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每個人也應該有自己的精彩人生,你也是很優秀的」
可堂姐居然滿臉錯愕,一點都不相信的表情,然後繼續問我:
「那我老媽為什麼老罵我沒出息,連隔壁剛讀一年級的小朋友都不如,我不服犟嘴幾句,她的回答總是:這麼做都是為了你好」
「時至今日,我從來就未曾感受過什麼是幸福,自己還慢慢變成了那個最討厭的模樣」
原來,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堂姐一直在想辦法擺脫老媽的控制,為了讓自己的女兒不走自己的老路,也一直在想盡辦法栽培孩子
殊不知,曾經對學習滿腔熱情的女兒,在某一天也突然厭學了

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