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吃完飯後別把碗摞在一起
油膩膩的碗盤摞在一起,只會造成互相污染,讓刷洗工作量加倍。
吃完飯後要給碗盤分類,沒油的和有油的分開放,先刷沒油的,后刷有油的。
此外,盛生肉的碗要與盛熟食、果蔬的碗盤分開,洗碗布也要分開。
先洗盛熟食的碗,后洗裝生肉的碗。
2、別用水泡碗,等空閑了再去洗
碗筷一定要在4個小時之內清洗乾淨,特別是盛粥的碗,如果不立即清洗,風乾以後就變得難以清洗。
若能在沒有風乾之前清洗,可能只需用水輕輕一衝就乾淨了,簡單而快捷。
如果沒能及時清洗,放置了4個小時以上,建議先徹底清洗乾淨碗盤,如果還不放心,可以用100攝氏度的開水,煮沸5到10分鐘,這樣可以清除絕大多數的細菌。
7/9

3、不是刷什麼都用洗潔精
盛粥、冷盤一類的碗盤,風乾前用水一衝就乾淨了。
過去沒有洗潔精的時候,人們通常都是用熱水和米湯刷碗,溫和環保。
熱水能降低油脂的黏性,讓它容易被沖走;米湯、麵湯中的澱粉能和油脂結合,進而去除黏膩。
另外,在洗碗水裡加少許小蘇打,既不燒手,又能把碗、盤子洗得很乾凈。
小蘇打還能清洗熱水瓶內的積垢。
將50克的小蘇打溶解在一杯熱水中,然後倒入瓶中上下晃動,水垢即可除去。
4、洗潔精應稀釋再洗
有的人覺得「洗滌劑直接抹在碗上,去油污效果更強」,但這樣不僅浪費大量水源,濫用的洗滌劑也會造成水污染。
一旦沖洗不幹凈,人體攝入洗滌劑後會引發腹瀉等腸胃不適。
正確的方法是將幾滴洗潔劑滴到半碗水中,用洗碗布蘸著稀釋后的水來刷碗,沖洗後放在另一個漏籃中,最後再用清水沖乾淨並控干。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