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數落性打擊
不斷消耗孩子的精神氣
在談起為什麼不要在小事上過度消耗孩子這個話題時,北大心理學碩士武志紅老師是這樣說的:
孩子不聽你的,很多家長之所以感到委屈傷心,甚至覺得孩子是故意和你對著乾的原因,主要是家長們沒有意識到孩子是在按照自己的成長節奏、和規律去做事情
仔細想想,事實確實如此
舉個例子:
孩子中午放學回家就嚷嚷著肚子餓了,飯菜端上桌子,也立馬狼吞虎咽地幹掉了兩碗米飯,可你看到孩子吃相那麼著急的樣子,總覺得孩子沒吃飽,也非要讓孩子再吃一碗
那這個時候,孩子吃飽了,覺得很撐,自然也就吃不下了
此時此刻,你認為孩子是不聽你的,故意和你對著干,還是在做他們自己呢
很顯然,孩子這個時候已經有一個「吃飽了」的概念,如果孩子只為了做一個聽話懂事的孩子而強迫自己接下你遞來的那碗飯,那孩子也並不是真的「懂了」,而是委屈求全中失去了自我

有個朋友,她家的女兒貪玩心很強
為了讓孩子能把心思放在學習上,也試過了很多方法,可結果到最後都不太理想
沒辦法,又不甘心接受孩子普通的情況下,她只好使用激將法來起到激勵的作用
比如,孩子成績沒考好時,會打擊說:
「看看別人,再看看你,真是雲泥之別,為什麼就不能爭口氣,好好努力一下,讓別人也看看你也可以呢」
「算了算了,我看你也就那樣,沒得救了,既然你都不要臉,那我也無所謂了,你愛怎麼樣就怎麼樣,我懶得管你了」
果然,孩子聽到這些話瞬間著急了,連連認錯,也保證後面會好好學習
可數落性打擊的激將法,終歸不是能栽培孩子的歸宿,那些傷人話的台詞也會不斷消耗孩子的精神氣,一旦孩子內心積攢的苦楚、不甘、還有委屈足夠多,且難以消化時,那孩子叛逆起來的樣子也是無可阻擋的
朋友家的女兒就是這樣,說不願意學習了,那十匹馬都拉不回來,誰跟她談學習的事就胡亂說狠話攻擊人
所以,父母真正想好好栽培孩子,那就需要為孩子提供積極正能量的成長環境,你覺得孩子前途可期,那孩子就會帶著希望去發展更好的自己
而育兒這條路上,父母需要修鍊的第二種能力也是耐心,只要給孩子時間慢慢成長,有耐心地等孩子慢慢變好,那孩子就能成長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