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尊重媽媽的三個原因:原來是這樣

那一次,朋友剛把大女兒從幼兒園接回家,小女兒大概是餓了,一直嚷嚷著要「喝奶,喝奶」
沒想到,也就是到廚房倒個水的功夫,站在床上亂蹦亂跳的大女兒突然從床上摔到地上,然後哇哇大哭
看了看地上的防摔墊,朋友當時只覺得孩子應該是摔疼了,安慰幾句,就讓孩子自己起來
可看著孩子依然在哭,只好停下手中的動作去扶女兒,結果不扶不知道、一扶就嚇一跳,女兒的胳膊—居然軟趴趴的
意識到情況不好,朋友驚慌失措,連忙一手抱著小女兒,一手牽著大女兒打車去醫院檢查
也是經過漫長的等待后,才確定了骨折並打上石膏休養,一顆懸著的心才慢慢平靜下來
而發生這樣的事情,相信朋友才是最自責、最心疼孩子的那一個,可在另一個城市打工的公婆聽說了這些事情后,就直接打電話質疑說:
「床才多點高度?

肯定不是從床上掉下來摔傷的,一聽就是在外面帶孩子時沒好好看著,才讓孩子把手臂摔傷了」
「一天也就是帶個孩子,怎麼連看護好孩子這點小事都干不好」
隨後,就是連連嘆氣聲

5/9
孩子不尊重媽媽的三個原因:原來是這樣

再後來,女兒長大后,公婆還經常把這件事說給孩子聽,無形間就給朋友扣上了「不負責」、「不用心」的壞媽媽稱號
特別是大女兒,每次和媽媽頂嘴時就把摔壞手臂的事兒拿出來說,似乎時刻提醒媽媽:「這是你欠我的」
這其實就是所謂的「人言可畏」
也許公婆不是有心的,也是單純地心疼孫女,可事實卻是身邊人給孩子傳輸的是什麼能量、孩子就會長成什麼樣
分享這個例子,並不是袒護誰、也不是指責誰,而是希望透過這件事讓大家明白成長環境對孩子的重要性
比如,像「你最喜歡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還是爸爸媽媽」這樣的話,就不要再出現在孩子的耳邊了
這些人,都是最希望孩子幸福快樂的血脈至親,沒有誰更親、只有親上加親,多一個人愛孩子是孩子的幸事,更是一個家庭的幸事…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