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仔細一想,事實還真是這麼一回事兒
記得心理學上的「3秒停頓法」,就是不錯的溝通技巧修鍊,可以有效減緩和孩子之間的語言和矛盾衝擊力
有個朋友就是如此,初入職場時經常會受到同事的排擠和語言嘲諷
為了珍惜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她最初是以忍耐為主,可隨著一昧討好和隱忍換來的卻是變本加厲的傷害后,她曾有那麼一段時間抑鬱得想過自殺來結束痛苦的人生
最後,人生的轉機,還是在遇到一個大大咧咧的閨中密友才改變了她多愁善感的性格
那個朋友說:
「如果你聽到不想聽到的話,那就戴上耳機不要去聽,如果你和某個人總是合不來,開口說話就要爭吵唱反調,那就學學心理學上的3秒停頓法,深呼吸,然後再思考這件事、這句話該怎麼做/怎麼說」
果然,在閨中密友的開導下,曾經一說起工作上不順心的事就想掉眼淚的朋友,也開始慢慢釋懷、並活潑起來
事實上,我們跟孩子溝通也是一樣,不管遇到多麼緊急的情況,又或者多麼糟糕不順心的事情,只要先停頓3秒,就可以讓衝動的情緒恢復短暫理智,也能讓你自己有個基本的判斷力
記得蘭媽大女兒,第一次數學考試不及格,只考了17分
那時候的我,直接被氣得破口大罵,可當女兒可憐巴巴請求我說:「媽媽,你別罵我,我下次一定會好好努力,我保證,拜託你相信我這一次」時,我立馬氣消了不少
與此同時,我也悟懂了一個道理:「憤怒只是一瞬間的情緒,待情緒消散過後,你就會發現孩子並沒有那麼差勁兒」
所以,3秒停頓法,就是為了可以有效減少衝動和不當言辭的憤怒值
不想和孩子因為一件小事就爭鋒相對、事事唱反調,那就學學3秒停頓法吧,不管遇到什麼事先在心裡默念一個1、2、3,然後再問問孩子「你是怎麼想的」、「需要我怎麼做」…
相信隨著情緒的逐漸平緩穩定,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也會因此得到有效改善

02
耐心傾聽法
可以從內心讓孩子感受到安全感
為什麼孩子越長大、溝通就越困難?
這是因為親子溝通本身就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平時多一些耐心和傾聽,就可以更好地拉近和孩子的距離
有個朋友,她女兒之前還算是溫順乖巧的小棉襖,可自從讀五年級之後,脾氣就變得越來越暴躁、倔犟了
特別是偷偷用零花錢買垃圾食品這件事,以前害怕挨罵,還躲在外面偷偷吃
可自從有一次當面教訓一頓,並威脅「以後再偷吃垃圾食品就把你丟出去扔了,不讓你再回家了」,孩子乾脆就故意當著她面吃,不管怎麼說都當成耳邊風,假裝沒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