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嗎?養孩子之所以「痛苦」,可能是因為你還沒有開竅

這其實就是心理學上的「期望式失落效應」
當你期待太高、又得不到預期效果時,心裏面就會失望而沮喪,而受到負面的影響,你身邊的人或事都會受到牽連,甚至產生不愉快的結局
同樣的道理,養孩子之所以會感到痛苦,也是因為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太高了,當孩子學習得太辛苦、成長得太累時,自然就很容易出現「愛怎樣就怎樣」的擺爛和叛逆心理
所以,不想被情緒奴隸、不想做一個只會抓狂的家長,那我們要開竅的第二個方法就是:相信孩子會變好
比起質問孩子「為什麼不好好學習」,孩子也更需要「真棒,今天比昨天進步多了」的鼓勵和認可聲
這也是減少育兒痛苦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5/8
知道嗎?養孩子之所以「痛苦」,可能是因為你還沒有開竅

03
如果孩子「爛尾」
那就試試斷供的方法吧
為什麼現在很多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感到很痛苦、很疲憊、很迷茫、又很無助,其實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我們在管教孩子過程中給予孩子的東西太多了
包括太多的期待、太多的壓力、還有太多的滿足,這些都會導致把學習的壓力和動機體現在家長使勁、所以孩子不學習的情況
換句話來說,也是家長的阻止,孩子才會堅持打遊戲
孩子所反抗的,也是家長肆無忌憚干涉,然後還志得意滿地對孩子說「都是把你慣壞了」
這是一種會被壓得喘不過氣的管理方式,也是導致教育痛苦的直接原因
認識一位媽媽,她在席間吃飯喝了些酒,聊到培養孩子這件事情時,他又猛地端起酒杯一口乾了

6/8